作者|文雁兵(嘉兴学院威尼斯7798cc院长、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执行院长);程秋萍(嘉兴学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研究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2021 年 3 月,浙江被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浙江须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做到“六个善用”,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准备、 高效率起步、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一是善用战略思维方法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用长远眼光、全局眼光看待共同富裕,关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第一,要有前瞻性的目标制定及配套的体制机制建设。浙江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因地制宜设置推进高质量共同富裕的发展规划,并制定配套的体制机制。第二,要有全局观、系统观。浙江虽是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发展差距、公共服务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但推进共同富裕仍然需要重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重视相对落后地区发展的不充分问题,统筹全局,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充分流动,进一步缩小上述差距。第三,要有可持续发展观。始终坚持不以损失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进行发展,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高起点,以可持续为原则,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二是善用历史思维方法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工程,要用历史的眼光寻求推进共同富裕之路。第一,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浙江发展实践中预判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进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防。第二,要认识到路径依赖性。体制机制的实施是长期性的,这就要求体制机制的构建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并且注意已实施的体制机制所带来的长期影响,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第三,要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用历史的眼光分区域、分阶段、分目标看待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工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三是善用辩证思维方法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共同富裕是一个全面工程,要认识到事物具有多面性,发现和解决共同富裕推进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一,要充分认识要共同富裕并非一蹴而就,注意推进共同富裕的难点和障碍,认识到浙江目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除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还体现在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要充分挖掘其形成背后的原因。第二,要充分认识到浙江目前发展的不充分问题主要体现在与城市相比发展不充分的农村地区,以及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不充分的欠发达地区,需要探寻促进地区充分发展的障碍及突破路径。第三,要重视新兴产业升级与农业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推进共同富裕要求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升级是重要实现路径,在重视数字经济转型基础上,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以农民家庭作坊为主体的产业升级转型以及农民增收问题。第四,要充分认识到共同富裕是全方位全方面的共同富裕,要做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经济富裕与生态富裕、城市富裕与乡村富裕共存。第五,要充分认识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与目的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个人层面在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层面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才是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
四是善用创新思维方法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共同富裕是一项创新工程,要用极大的勇气、极强的耐心、极力的创新持续性推进。第一,要具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勇于突破旧有框架和束缚。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没有其他民族发展的实践可以借鉴,更多是倚靠我们自身的勇气、毅力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模范生”,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必须继续传承和发扬敢为人先的勇气。第二,要有创新理念做引导,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完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任务和光荣使命,必须用创新的理念做引导,在方法、元素、路径、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创新,突破旧有框架。第三,要用科技创新做支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必须将前沿科技运用到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中,促进浙江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的高质量的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第四,要充分认识到创新不仅是物质富裕的源泉,也是精神富有的源泉,充分发挥浙江的红船起航优势、数字转型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地理区位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城乡协调优势、山海协作优势、绿水青山优势、法治人文优势,推进浙江的城乡融合创新示范、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山海协作创新示范、绿水青山创新示范,为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和先行示范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五,提高科学预见风险的能力,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浙江推进高质量的共同富裕必将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面对不确定性需要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提高科学预见风险的能力和防范意识,降低风险和试错成本,科学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五是善用法治思维方法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共同富裕是一项法治工程,要求政府和公民在法律的框架内和原则下推进共同富裕,减少意外后果,减少资源浪费。第一,要求树立法治思维。各级政府既要有强烈的担当精神,又要有较强的法治思维能力,用法治的视角看共同富裕,用法治的头脑想共同富裕,用法治的方法抓共同富裕,使共同富裕工作自始至终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第二,要求依法依规办事。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第三,要用法治和平安保驾护航。以党建引领,法治为准绳,着力建立健全领导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共治有效助推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在共同富裕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推广和使用好“枫桥经验”,以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为引擎,以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三零成效”为目标,完善城市乡村治理结构,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四,要推进收入分配程序的公正性,提升利益相关主体公平感、获得感。继续坚持效率原则和秉持按劳分配原则,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社会经济的充分发展和平衡发展,在公平正义中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六是善用底线思维方法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共同富裕是一项民心工程,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掉队”,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第一,要坚守“四个不能”底线,农村改革探索和快速发展中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工作中这“四个不能”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第二,要构建完善保障机制实现城乡一体。须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投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第三,要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尊重各地自然、人文、资源等要素差异,直面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形成“山海并利、山海共赢”的发展局面。第四,要坚守发展底线、安全底线、法律底线、文化底线、生态底线、纪律底线等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
文章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